Sunday, August 26, 2012

“嫁到印度”系列之四:回忆在Dhanbad小姑妈家里的十天 电影《Gangs of Wasseypur》观后

要回忆这段在印度的经历,先说说影片《Gangs of Wasseypur》(《Wasseypur的土匪》)。这部2012年新作分上下两部,全长318分钟,上部于2012年6月22号上映,一周之内Raj就和同乡的朋友找了枪版来看,因为没有英文字幕,我等到这周末才欣赏了这部影片的上部。之前在facebook上已经看到很多印度朋友分享了对影片的肯定和赞叹,电影配乐也被Raj全部下载,最近和朋友开车出行的时候都在听。

连着看了两遍,对于我来讲,这简直就是一部“野史纪录片”,将这个地区从40年代到今的历史大致过了一遍,信息量非常大,太多细节值得细细品味,有空还要再看几遍。影片讲述的是三个家族之间的矛盾与争斗,有点像是印度版的《教父》,矛盾中心的三个家族中两个是土匪家族,同住在穆斯林村Wasseypur(整个村庄都是穆斯林教徒),这两个土匪家族的矛盾追溯到1941年,那时还在英殖民统治时期;另一个家族的头头是矿区半土匪出身,印度独立后获得矿区所有权,势力不断扩大,60年代随着印度社会主义国有化浪潮,矿产所有权被收归国有,于是他改做煤矿运输的生意,并且以矿区工会领导者的身份,利用工人的选票,慢慢爬到很高的位置,成为当地势力极大的政客。这些故事改编自真实历史,影片中政客的原型曾经还和Raj的堂伯伯(Raj家所在州Jharkhand的一位位置很高的政客)发生过摩擦。Raj爸爸自己是生意人,因为项目的争夺,Raj说他小的时候经常就有黑帮土匪甚至政客带(雇)了人到他们家里胁迫,历史也好,现状也罢,这些都是真实印度的一面,政客即黑帮,警察合土匪,处处腐败,层层盘剥,民不聊生,鸡犬不宁,有幸的是在大胆电影人的摄影机下,我们外人都可以观赏得到。 

影片继承了导演Anurag Kashyap一贯的风格,细致入微地雕刻出血淋淋的现实,真实透彻,黑色却不失诙谐,掘地三尺,将现实最大尺度暴露,开放而富有表现力,虽然诸多场面暴力血腥,被印度政府规定为只有成人允许观看的电影,但这只是导演忠于历史、忠于真实、忠于自己创作理念的“负效应”,没有魄力与胆识的导演根本拍不出这样传神的作品,而只有这般大尺度地呈现社会现实,影片才有更多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效应可言。影片土韵土气、厚实浓重,许多当地乡间特有的场景充满了幽默感,虽然是黑色影片,我的确是从头笑到尾,不过Raj说就算是懂印地语的人都不懂当地土话,所以大多数人错过了许多细节,只有当地人才完完全全看得懂。导演当然不是当地人,而他为拍摄这部影片做了多少实地研究与学习,令人赞叹!这位导演是目前我最喜欢的印度导演,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是我看完后想推荐的,包括《Devi D》、《Gulaal》等,要尽快完成一篇推荐他所有作品的印度电影推荐博文。 

Raj如此热衷于这部影片,因为讲的正是他家乡附近的土匪的故事,任何可以想象得到的细节--本地口音、土话谩骂、街头民乐、婚嫁土俗,包括当地土匪、政客特有的言行等等,都精准细致,无可挑剔。Raj同乡的一个穆斯林女孩说,看过这部电影,她第一次为自己穷困落后的家乡感到骄傲。影片的音乐导演是印度历史上第四位女性电影音乐编导,才气横溢,我们都被土香土色的电影配乐征服了,每首歌曲都是不同的民谣风格,聘请当地各种民谣演唱者录制完成,有的是常被请去在婚宴上演唱的农村妇女,有的是在孟买火车上靠卖唱为生的Bihar女孩,总之音乐土得味道十足,土得充满霸气,百听不厌。对于Raj来讲这本地特色音乐更是寄托了他无数童年的回忆与乡愁,任何其它宝莱坞音乐都无法替代。 

这块地区的中心城市叫Dhanbad,是印度的煤矿之都,因为煤矿的重要性,曾经有过比较辉煌的发展史,现在这片区域包括整个印度东部数州(英殖民统治时期的首都--加尔各答就在这块)、加上印度北部从泰姬陵到瓦拉纳西这块印度教起源地,是印度最欠发达的落后地区,在孟买这些相对发达城市搭建贫民窟的外地打工者,基本都是从东部几个州流动过去的穷人。去年12月Raj家人带着我开车自驾游,从斋普尔、新德里到阿格拉(泰姬陵)、瓦拉纳西,再回到他们家乡印度东北部,正是沿着这条“印度欠发达地区”的线路走到了“印度最穷困落后的东部地区”--Raj的家乡。 

和Raj的心情一样,我对这部电影也有特别的情愫,因为去年12月在小姑妈家里住了十天,地点正是影片中的土匪村--Wasseypur的隔壁村,相隔十几公里而已,下图中画红色圈圈的地方。

   

常有印度朋友问我:“你上次去印度玩得怎样啊?去了哪里?”我回答:“我看了斋普尔、泰姬陵、瓦拉纳西,还在Dhanbad小姑妈家里住了十天!”每个人的脸上竟都露出了惊讶与羞涩:“啊?你在那里住过啊?Dhanbad,煤矿区,整个城都是黑的。可以说那里是印度最差、最最脏乱的地方了,其它地方都比那里好一点。” 我笑着说:“是啊是啊,我知道。”之后几乎每个印度人对我都有了更多一点的尊敬。 

车快开到Dhanbad的时候,Raj小妹妹就提醒我,这里可脏了,她很少来,只有暑假来看看小姑妈,住几天,住的时候都不怎么出门。小妹妹指着路边说,“你看,我们现在进入这片区域了,路边的房子、田地都覆盖着一层黑色的灰”,“如果你穿着白衬衣出去走一圈,回来衣服就变成灰色的了”,因为是晚上,我也没怎么看清楚,反正都是黑的。进城的时候,其实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不同的,看得出是个不怎么富的城市,并没有灯火通明的感觉,也可能是因为我们是从瓦拉纳西开夜车赶回来的,已经夜深了。 

“看,那是我的大学!”Raj妈妈兴奋地指给我看,没隔多久,Raj爸爸也兴奋地指给我看,“看,那是我的大学!我在大学成绩可没有你们妈妈好啊!你们妈妈好聪明!” “那当然啦,我当年成绩可好了。不过你们爸爸是当时因为家里太穷了,很多兄弟姐妹,上大学很困难,所以成绩没有我好。” 原来Raj的爸爸妈妈都是在Dhanbad读的大学,这里有几所不错的高等教育学府。 

对了,还没有说为什么Raj爸爸妈妈把我安排在小姑妈家里住。这是我第一次和Raj的家里人见面,Raj说服了父母,让他们开车到印度北部偏西的著名旅游景点斋普尔来和我见面,斋普尔所在的拉贾斯坦邦也是Raj家族祖先Rajput的起源地。Raj这样安排,一来觉得父母出门在外,每天看新鲜的事物,心理接受能力应该更强,能给我与他家人的第一次见面带来正效应(这点得到证实,姐妹们可以效仿,特别是我和他父母一开始就同吃同住,被困在车里这么多天,一路吃吃喝喝说说笑笑,最终什么困惑都消除了);二来Raj也是逼着父母做一趟长途旅行,之前因为经济条件不好,极少举家出门旅游,就算经济条件好的印度中产家庭,也不崇尚旅行,顶多为了宗教目的出门,很少为了旅游而旅游的。 

就像Raj第一次来我们家一样,只被安排在姨姨家里住,而不是我们家,非父母选择的男女朋友第一次见家长就在自家同住,对于中国和印度而言,这有点太过开放了。很多家庭安排在酒店住,我们双方父母也都不愿意这么做,而是安排在较近的亲戚家里,希望孩子得到照应,吃好玩好。加上Raj自己家是个非常拥挤的公寓,其他很多亲戚要来看我,诸多不便,而小姑妈家里是个两层的小洋楼,综合考虑,小姑妈家是首选。Raj长大的城市是和Dhanbad隔壁的城市Bokaro,距离50多公里,通往那里的路修得不错,这是一座钢铁之城,由政府规划而建,城市建筑漂亮、道路宽敞干净,鲜有停电,公立私立的学校质量都非常好,小城市民的公民素质高,因为都是被派到钢铁之城来工作的工程师。 

车子开出Dhanbad市中心,驶向小姑妈家住的城郊,道路忽然变得颠簸起来,路面大洞小洞,坑坑洼洼,路边的房子歪歪倒到全都蒙着一层黑。“三十年了啊,三十年了,这里一点变化都没有,七拐八弯的地方竟然还都是和三十年前一模一样。” Raj爸爸感叹。听Raj在一边解释,Dhanbad的矿区散在各处,每条道都是运煤道,道路周围乃至整个城市以及周边积了一层黑,是因为运煤的大卡车不是封闭的,没有盖,煤渣散得到处都是,车开过卷起的灰便是黑的,路面坑洞多,是因为卡车重,压坏了路面,而且政府失职,几十年的路年久失修。

Raj爷爷的爸爸在印度独立之前是地主,向当地几个村庄的住户收租,家里养着许多大象,每天吃的粮食都有几吨,1947年印度独立建立了共和政府后,渐渐取消了地主的特权,曾经的地主现在只拥有自己所住地的田地,不再对当地其他住户的土地拥有所有权。Raj的爷爷虽是富家长大的孩子,长大的时候已经家道中落,自己出来做生意,起起落落,Raj爷爷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,最大的女儿(大姑妈)出嫁的时候,爷爷还有钱,成箱的黄金当嫁妆(不过婚后一次土匪上门抢劫,箱子被抢走了),嫁了大女儿之后爷爷的生意日渐萧条,其她的两个女儿(二姑妈和小姑妈)出嫁,男方家里都没有要嫁妆,Raj妈妈家里是当地官员,是富家,Raj妈妈从小到大都有仆人伺候,住的是十五个房间的大别墅,出嫁之前连烧水都不会,和Raj爸爸结婚虽没有给名义上的嫁妆,但是Raj外公一直以来给了他们很多经济上的支助。这些不在乎穷富和爷爷联姻的家庭,都是因为爷爷家里世代相传的好名声,方圆里外的善良人家,当然这些联姻都是在同种姓之间的。(这些都是Raj家里人告诉我的,他们对这些很坦然,第一天之后就把我当内人了,给我讲所有的故事) 

十几公里的路,颠簸了接近一个小时,听Raj和小妹妹介绍路过的地方有哪些土匪黑帮,前阵子发生了哪些政客参与的黑帮争斗,谁谁被街头枪杀等等,现在想想,和电影里说的是一样的。终于来到了一个村镇样子的地方,汽车在集市一样的小路里东转西转,虽然是深夜,还有不少商铺门开着或是半开,路边卖热食的小摊依然热闹得冒着热气,围着人,男人,放眼望去只有男人。垃圾堆在各自门边, 或是散了一街,路过一个有2、3米高的垃圾堆,几只瘦骨如柴的牛爬在上面找东西吃,再一转,到了一个各路水渠汇合的路口,垃圾堆在水沟上,散在水沟里,黑色的污水在各色垃圾里艰难地流动,牛趴在垃圾堆上睡觉,又一转,车开进一个狭窄到左右只留得出20到30厘米宽的小巷子,在一栋房子的铁门前,车子停下来,开了车门下来,一阵臭水沟味扑鼻而来,和小姑妈、小姑夫行了礼,进到房子里,瞬间如进入另外一个世界,宽敞干净,香薰绕梁。这就是我到小姑妈家的初夜。 

二层小洋楼是小姑夫爸爸家里的房产,小姑夫父亲家里富有,小姑夫那时生意也赚了大钱,在父亲的帮助下盖起来这栋洋房,那是三十年前,当时小姑夫这家是Raj爸爸家里几个兄弟姐妹家境最好的,有大房子,有车,总是大家庭聚会的首选,是孩子们度假的天堂,Raj的许多夏天都是在这里追闹着度过的;三十年过去,小姑夫和小姑妈历经生活的磨难,早已没有当时富有,房子还是那时的房子,车还是那时的车。后来得知,小姑妈这栋房子刚好是Dhanbad这块城郊富人区的边缘处,和贫民窟交界,房子后面就是贫民窟,这片煤区早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1906年就起了地下大火,燃了一百多年都没有停,从人居区外围燃起,现在住户脚下已经燃起来了,政府无能为力,只能计划将这块地区的住户迁出,安置到安全地段,住户大多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群,有人本能地不信任政府,有人散播反抗情绪想从中牟利,所以政府的这个决定下来了好多年依然没有实行,这里成了无人管理区,垃圾没有人收,臭水沟没有人整理,渐渐地就变成了这样。

上几张小姑妈家房子的照片 
这是在二楼看下去的样子,中间这块半露天的地方是清洗池,洗碗洗衣服都在这里,屋檐下的桌子是我们吃饭的地方 
 


这是小姑妈和小姑夫的房间,在一楼前厅进门的地方,很小的一间房间,平时就他们俩在家里,整栋房子都是空着的,不知道为什么住这么小一间,估计是他们觉得很方便,又不嫌小吧。我在楼上的房间有十几平方米,很好的红木家具,小姑夫说这间客房叫“RajMomo专用房”,平时锁起来,等我们再来他们家住时再开。

房子大门和小姑妈小姑夫的房间(右边第一间)

小姑妈在给我们准备饭菜



祭神的房间,和小姑妈小姑父的房间一样大


这是二楼的阳台,大到可以打羽毛球了,平时大家都懒在这里晒太阳,一晒晒一天

我洗好晾出来的Raj的短裤,晒衣服的时候被其它房顶上的邻居围观了


家门口的臭水沟

楼下的小巷子

富人区的味道在这个阳台可以体会到一点

Raj说,在印度城郊这样的地方,房子都是自己盖的,地有多大,房子就盖什么形状的,所以看起来就是这样完全没有规划的横七竖八,看每家各自牵的电线就知道是在印度了,杂乱无章


这个隔了两米的屋顶上,常有几个漂亮的女孩在偷偷看我,边看边用印地语议论,以为我听不懂,她们想知道我是谁,哪里来的,为什么住这里,会不会说印地语,在晒谁的短裤

从这个巷子往里走,就是房子后面的贫民窟区,元旦那天,贫民窟里同住的人们拿出了巨大的音响,放音乐跳舞庆祝,闹了一夜

楼下的小卖部

再来几张我们去Dhanbad逛街的照片 我来Dhanbad总是和亲人一起出门买东西,路上没什么可看的,所以没有特意拍Dhanbad的街景





这是我们在给小姑妈和妈妈选纱丽的布料,我和Raj买给她们的元旦礼物


最后再来几张小姑妈家里雇佣的童工的照片,是的,小姑妈家里雇佣了童工,据说是为了帮助这些孩子,孩子的父母就住在旁边的贫民窟,孩子们的父亲是个不负责的酒鬼,孩子们的母亲生很多孩子就为了让他们出来做事赚钱,小姑夫看他们可怜,让他们来自己家里做事,干点洗碗、洗菜、洗衣服的轻活,每天管饭,专门整理了一间房间,放了电视随便给他们看。我们平时吃什么东西,小姑妈都会留一点给他们吃,他们穿的衣服都是小姑妈给的,孩子们的母亲故意不给穿好的衣服,让他们穿成肮脏的穷孩子的样子,这样容易得到别人的同情。小姑妈经常问他们,“我上个月给你的新衣服呢?为什么不穿?跟妈妈讲,让她给你们穿新衣服。”


















楼上我住了一周的房间,每天孩子们都帮我清扫,像酒店一样,地板都是擦过的,发亮,每次出门回来已经都收拾好了。我心里难受,不愿让小孩子帮我做事,都是坚持自己洗衣服,那时候还有点受寒,不停地咳嗽,但是我不愿让小孩光着脚给我洗衣服,坚持自己洗,Raj也觉得心里难受,都顺着我。

那个笑得很甜的小女孩叫Bru Bru,布谷鸟的意思,我没事就这么看他们做事,Bru Bru看到我看她就笑,我给他们拍照,他们就对着镜头笑,咯咯笑个不停;Bru Bru一听我说印地语也笑,咯咯地偷笑,小姑妈问,你听得懂她说什么吗?Bru Bru就笑得更厉害了,说听不懂,然后我就更使劲说,她也笑得更使劲。 

临走的时候我让Raj去街上买了语文、英语、数学书,几本笔记本,几只铅笔,一个橡皮擦和削笔刀,装在一个袋子里,让Bru Bru过来,把袋子给了她,里面还放了200卢比,用印地语告诉她,要去上学。不知道这些书和笔她用了没有,不知道他们去上学了没有。其实在印度有许多公立的学校免费让贫民窟的孩子去上学,可惜每家的父母态度不一,印度的九年义务教育国策虽然下来了,短期内还是有大量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去上学。 

在这个据说是印度最差最脏的地方住了十天,最后一天天不亮小姑夫的司机送我们去Dhanbad火车站坐火车去加尔各答转飞机去班加罗尔,给Raj妈妈、小姑妈和小姑夫行了无数遍礼道别,大家都很不舍,无比渴望孩子却没有孩子的小姑妈,抱着我,捧着我的脸亲,让我不要忘了她,要常来看她,让我一定要过得幸福。破旧的三十年老车在Dhanbad坑坑洼洼的黑色公路上颠簸的时候,我哭了。 

我学印地语,其实就是为了小姑妈。和Raj妈妈可以用英语交流,可是小姑妈不会英语,所以我要学好印地语,可以和她自由说话,我向她保证过了的。 

小姑妈很爱我,我也很爱小姑妈,想念印度,想念的人常常是小姑妈,她的令人心酸的故事,让我用下面一篇博文来讲。


“我在印度,我爱印度”2011-2012跨年印度游博文系列: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